喜欢网络K歌、录歌、翻唱歌曲的朋友,都会选择一台合适的声卡来辅助演唱,以追求呈现更好的歌曲作品。那么,我们要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声卡在演唱中的作用呢?
下面,我试着列举几点,抛砖引玉,希望大家多提建议和补充。

01/ 人声与伴奏的融合度:
唱歌时,伴奏(背景音乐)应该调节到合适的音量。
衡量标准:你在监听耳机中听到的人声应该要稍高于伴奏(背景音乐)。
理由:伴奏声太大会直接淹没人声,而过小则会显得人声很突兀。
伴奏(背景音乐)应该调节到合适的音量
02/ 混响效果、混响音量调节要适度:
话筒原声被称为“干声”(DRY);带有混响效果的声音为“湿声”(WET)。并非把混响开到越大就越好,很多抖音、快手的主播总是将混响各个参数调到最大,其演唱的效果就很类似广场舞音响、街边促销小店音响了。这是个误区。
建议:大家要多调试,多细心听声音的变化,将混响各个参数,比如音量、强度等,逐个调节、对比,最终找到合适的效果。
衡量标准为:歌声干声清晰、湿声渲染恰当。
歌声干声清晰、湿声渲染恰当
03/ 声音均衡:
这一点至关重要,有的声卡有话筒高/中/低音独立调节功能,适合有经验的演唱者调试;如果是初学者可以购买带有“话筒音色”调节功能的声卡,避免自行调节造成声音失真的情况。
衡量标准:声音听感上十分自然、不偏闷、也不偏亮。
适合有经验的演唱者调试
声音听感上十分自然、不偏闷、也不偏亮
04/ 应选专业的伴奏资源:
如题,尽量选择专业的伴奏资源,当然如果图方便选择简单粗暴地“去原声”功能,通常是通过左右声道反相叠加的方式来进行人声消除,这对伴奏的品质影响很大,严重时也会有声音发刺、发虚的情况。
个人经验:现在国内主流音乐播放器都有纯伴奏资源,可以自行下载,方便查找。